我忘了之前有没有在博客写过,尽管沧月的《镜》系列在你或深或浅读过一系列史书后,会发现基本上是人类(或中国)旧史,然后架空时空完成演绎,本质上没什么东西。 但我从十几岁时就隐约意识到,真正能打动我的绝非沧月的史观。而是她笔下的情感。 有时候会感觉到荒唐,我的感情观以一种未曾设想又合情合理的方式,被这样深刻地影响了很多年。 唯一的变化,就是从苏摩到真岚的变化。 2 4
是的,我也发现了,少年时候看认同苏摩,长大了认同真岚,很尖锐的那些东西确实只有一定年纪才能有,很难在成长过程中完好地保留下来
但我越年长越想回到苏摩,他始终在反抗宿命,即使是献祭自己。
在这个故事里,每个人的悲欢离合也不过是山河永寂的小小段落。而只有苏摩,永恒的改变了自己的命运。
我钦佩这样的人。我也想做这样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