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权主义的本质是改善经济结构对性别的依附。这句话应该刻在石头上。
1.
如果是讨论社会问题,在界定关系平等上一定脱不开讨论这部分。近代女性解放,经济结构发生变化,女性所创造的经济价值早已不容小觑,男性本身在旧时代依附的生产力和生产工具也日式衰微,工业化早晚要结束。但从结构上来说,男性依然是经济贡献领域占优的一方。
但男性们需要考虑的问题是,假如男女性所创造的价值被社会认可的程度趋于相等,而女性却掌握了生育权。那实质上这又产生了某种不平等,男性的权重低了。
从群体落地到个体,所以如果按照理性择偶,女性在婚姻中想做到关系平衡,应该找一个收入比自己略高的。这是一种社会上普遍的做法,很多人也是这么做的。这是社会随着经济结构变化所自衍的普世婚姻制度策略。
2.
当然,这又牵扯到房子问题。
我不太反感男方结婚要买房这样的习俗设定。这是有道理的。在现代婚姻关系中,大多数女性的生育风险和所承担的痛苦是极大的,对工作的影响、对身体状况对影响、对体貌特征的影响。这还仅仅是生育。单从抚养角度看,女性的付出也远远高于男性。这还不包括洗衣做饭、收拾家务、伺候公婆,诸如此类。所以促成一桩婚姻,在双方及家庭达成协议阶段增设一个奖励性条款「买房」,或者加上所谓礼金。看上去就相对公平了。
这时候有些男同志开始叫苦不迭了:她哪里用伺候公婆,都是我父母好吃好喝伺候她,她怀孕的时候全家总动员,生育之后孩子也不用她带,洗衣做饭收拾家务统统都不用她,我彩礼房子也一样没少她的。
当然女同志也会有好多抱怨,不过我觉得我代入不了,想不到。
3.
我讨厌在婚姻关系里算小账,所谓「家家有本难念的经」,很多时候就是这样的小账算得太多。我在微博上发过一段感悟,叫「所有的策略本质上都是在拼下限」。因为这样的计算方式,我可以有一万种解释,如果这是一份工作,我可以不断切换双方角色为彼此辩护,攻讦的角度都不带重样的。
这是人的自性。人类本身都是自私的。
4.
冠姓权。所以这是个权益问题吗?
如果说上升到大环境大群体的性别权益来讲,是。
延伸至个体而论,这是个数学问题。
各有各的账本,男方觉得自己为维系关系买了房子买了车,彩礼你也没少收,怎么最后娃要跟你姓呢?女方觉得凭什么跟你姓,娃是我遭了十个月罪冒着生命风险生下来的,最后还得跟你姓,合着我就是为你家当了个生育机器。
关系中最怕翻账本,假如你翻开账本,会发现对方原来亏欠你这么多。我曾经也打开过账本,上面触目惊心,一时间愤恨难当。可算得清楚吗?
算不清楚。算作一地鸡毛,算作烟消云散。
我已经永久阖上了账本,在阖上的一刹那,我只觉亏欠良多。
5.
假如有一个男人,愿意出礼金和车房接你入门,也不用付出代价是,你一定要为他生孩子。假如你们有意愿共同孕育一个新生命,他也愿意冠你之姓。他有自己的经济能力,不需要在经济和资源上依附你,他也愿意为这个家洗衣做饭搞起家务,假如他可以持之以恒数十年如一日如此。
我想说,假如有这么一个人。
相信我,那一定不是因为他多么懂得计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