归纳总结是好习惯,但很多语义和语料的归纳往往意味着粗糙和不够严谨。
在讨论新事件的时候,我很反感把正在发生的和已经发生的事情强行关联的做法。这确实是帮助传播和便于理解的好做法,但这很糟糕。这是一种语言的懒惰。
我忘了之前有没有在博客写过,尽管沧月的《镜》系列在你或深或浅读过一系列史书后,会发现基本上是人类(或中国)旧史,然后架空时空完成演绎,本质上没什么东西。
但我从十几岁时就隐约意识到,真正能打动我的绝非沧月的史观。而是她笔下的情感。
有时候会感觉到荒唐,我的感情观以一种未曾设想又合情合理的方式,被这样深刻地影响了很多年。
唯一的变化,就是从苏摩到真岚的变化。
德沃夏克的那种乍现的灵感,是一颗年轻的心才能体悟的精彩。不同于巴赫贝多芬这样的结构大师,德沃夏克和勃拉姆斯是真正的细节大师。
我完全有理由相信他们也许就是为了一段8个小节的直击灵魂的旋律而拼配出一整首交响组曲。
吴晓波在《腾讯传》的这段话倒是解答了我很久以来的疑惑:「与美国完全不同的是,当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技术被引入中国的时候,这个国家正在变成一个世俗的商业社会。正如一位早年非常活跃的评论家洪波所观察到的,中国互联网没有经过早期的非商业阶段,一开始它就是一个资本的舞台,所以互联网本身的民主性、非中心性,在中国从来都没有被广泛关注过。」
曾经生猛的一代沉入海底。
又一个新时代,不经意间到来。
没有人能永远年轻,谢幕与老去都是注定的结局。
只怕那些为了建筑理想世界的旧歌声,再也无法在高墙里激荡起任何回响,终成无人问津的绝唱。
——赛博探长